首页 > 行情

曹正文:哲学教涯两年记

来源:新民网 发表时间:2023-08-28 14:15:44
分享到

忆往事岁月,不由得回味人生的坎坷与幸运。

上世纪70年代,想离开工厂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,是天大的难事。经过漫长屡投屡退的投稿生涯,我终于发表了处女作,又因撰写历史论文《论曹操》,借调到报社与出版社。

《文汇报》理论部副主任张启承让我参加一个工人理论学习班,两个月后,我被借调到理论部实习编辑业务,指导我的编辑是蔡新春,跟随他处理读者来稿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理论部工作一年后,我被储大泓借调到《解放日报》文艺部处理来稿,同一办公室有季振邦与乐缨。干了一年,由叶亚廉借调到上海人民出版社。

这样借调到新闻出版单位三年,至1976年回工厂,我原来担任工会干事的职务已被他人替代,处境尴尬,有点“疑无路”。

正在这时,公司教育科郑科长向我伸出援手,他找我谈心时说:“你的写作能力我清楚,现在公司职工大学缺一名哲学老师,你可以去试一下吗?”

教哲学?我晕了!自己也没读过呀,他见我为难的神色,把一本哲学教材交给我:“你先看一下,一个星期后给我回复。”

回家读哲学教材,第一遍如读天书,什么世界观与方法论,什么思维与存在,什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……读第二遍仍云里雾里,读第三遍才有了点悟性,又把家中的《大众哲学》对照起来读,才知道哲学基本问题,是讲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,即物质与意识。我记得胡适先生说过:“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”,于是我读中国历代哲学家,再读黑格尔……

一周后,我感激郑科长好意,去上海拖汽公司职工大学上班。当时的洪校长对我是否胜任当哲学老师持怀疑态度,一个没有大学学历又没教过哲学的青年工人,不怀疑才是怪事。

虽然哲学对我而言,比较陌生,但我必须全力以赴,因为事关我的前途,还有郑科长的识拔之恩。我在开学前做了厚厚的一本笔记,记录了中外哲学家的许多妙语与生平故事,我要尽力把深奥的哲学概念,用最贴近生活与最鲜活的事例进行通俗化讲解,仿照艾思奇讲哲学的风格。

第一课,洪校长亲自旁听,我在讲课中有几次互动,活跃了课堂气氛。散课时,我见洪校长脸上有了一丝笑容,才把心放下。

我教的班有30多名学生,有二十岁出头的,也有年过三十的,一半学生年龄比我大。校舍在一家花园住宅内,除了我,还有一位金老师,教专业知识,另一位谢依群女教师教英语。他们两位教的课程比较多,我一周只有两节课,由我充当这个班的班主任。

讲课之余,我与同学们交心,这些学生一方面来学知识,另一方面来补张文凭。由于年龄相差无几,好些学生后来成了我的知己。

期末考试,学生们给了我一个惊喜,我们班哲学总分名列全局职工大学第一,洪校长在会上表扬了我,我也庆幸自己在哲学教师这个位置上站稳了脚跟。

两年哲学教涯很愉快,我还有大量时间写作。1981年夏天,我考进了新闻单位,从此,悠闲的教学生活结束了,常常让我怀念。(曹正文)

关键词:

保安全、拿资格、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

2021-12-16

人民财评: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

2021-12-16

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

2021-12-16

第一观察·瞬间 |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:相约北京见,携手向未来

2021-12-16

世卫组织: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

2021-12-16

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——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

2021-12-16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太平洋木材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